现在的教育制度机制更改的太过于频繁了,包括政策也非常的不稳定。但其实身处在一线教育学生的老师迫不得已说出了这样的话,教育
现在的教育制度机制更改的太过于频繁了,包括政策也非常的不稳定。但其实身处在一线教育学生的老师迫不得已说出了这样的话,教育其实是需要稳定的。虽然现在冒出了很多词语,比如说要减少学生的负担,但是孩子源头上应该学习的东西并没有减少,所以这样孩子不是会更加累吗?其实我们现在面临巨大的问题,不是说应该减少教学的内容,而是应该在小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。让他们把知识都学懂,只有学懂之后,一步一步走下去,这样才会更快乐。
就像英语这门学科来说,很多学生到初中的时候,他们连音标都没有完全学会。但是初中的词汇量已经非常多了,这样恶性循环下去,孩子肯定要学更多的单词,以至于很多到了高中的孩子,他们还在扒着音标不放。但其实高考已经有3500的阅读词汇需要孩子去背诵了,那这岂不是又要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上面了。像是这些基础学科,它都有一些核心知识点,需要学生背的滚瓜烂熟来加深记忆,这样对以后的学习才有帮助。
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不跟别人去比拼,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、辅导班。但是也会给孩子报一些额外的学科,比如说冲刺教育,或者说提升某一阶段课程成绩的。
现在提倡快乐教育,什么是快乐教育呢?并不是说把学习的内容减少,而是让他能够学会这个东西,并加以利用,享受那种学会东西的愉悦感。这样家长也能够更快乐,因为本身孩子学了更多的东西之后,他负面情绪就不会那么大,但这并不是说家长什么都不管,这样也是错误的。
现在所有地方都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,那素质教育是什么呢?对于K12机构来说,这可能就是平时文化课的一个噱头。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是学生各方面的,它可能不以成绩为明显的提升,却可以培养孩子适应社会以及一些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。它培养的并不是高学历的人才,而是真正对社会有用,并且能够有责任感的人才,我想这样才是更重要的。因为现在社会观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,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学历只能筛选学渣,而不能筛选人渣。
提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大家在各方面提升自己,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。让孩子以后在面临恋爱或者说工作的时候,能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,让这个社会越来越有人情味,而不是都成为赚钱的机器。这样与本身的教育其实是背道而行的,另外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,不能让他们只会机械性的完成东西。并且社会应该多关注讨好型人格,让更多有能力的人上位,创造更加有实力的社会。
但归根究底,我们还是更应该去听从身在前线的老师们,他们手里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,他们是最有权利去进行教育改革的人。而不是别的社会大众以及一些教育学专家,只有真正的倾听教学工作者的心声,才能够更好的改变教育现状,我们要让做实事的人走出来。
TAG:素质教育,学生,音标,学科